你好,欢迎访问 AG亚游九游會_ag登录入口 官网!
AG亚游九游會_ag登录入口
产品中心

服务热线

中信建投 存量消耗与高功率需求释放叠加IDC行业有望进入新周期
当前位置 : 首页 > 九游会ag登录入口

时间: 2025-04-15 09:44:31 |   作者: AG亚游九游會

  

中信建投 存量消耗与高功率需求释放叠加IDC行业有望进入新周期

  近期,三大运营商、云厂商、各行业相关软件/应用公司等相继宣布上线或部署DeepSeek,DeepSeek作为开源AI大模型,云厂商或应用厂商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进行本地化或云端部署,预计将进一步拉动对于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。随着过去几年云计算业务的稳定增长和2023年开始的国内智算需求迅速爆发,当前能够很好的满足CPU算力要求的有效机房已得到明显消化,GPU算力的高功率要求将推升新机房订单下放。建议着重关注存量机房上架率高、新业务聚焦GPU算力相关的IDC企业。而在建设环节,IDC单千瓦建设成本中,制冷、柴发、UPS等价值量较大,建议关注相关厂商业务弹性。而随着IDC的建成与上架,相关服务器、交换机以及配套产品环节都会同步受益整体需求的增长。

  1、近期,三大运营商、云厂商、各行业相关软件/应用公司等相继宣布上线或部署DeepSeek,DeepSeek作为开源AI大模型,云厂商或应用厂商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进行本地化或云端部署,预计将进一步拉动对于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。

  2、海外慢慢的开始为AI发展而大规模新建数据中心机房。2025年1月,美国公布“星际之门”计划,旨在建立AI发展所需要的数据中心。2025年2月,法国计划建设1GW规模的人工智能专用数据中心,目前上述计划都在进行选址新建数据中心机房。

  3、与普通数据中心相比,智算中心支撑的GPU服务器功率密度增大,为传统云计算准备的机柜功率无法很好的满足GPU算力的部署需求,同时随着GPU单卡功耗的不断提升,对于机柜功率密度的要求也在随之增加,存在大量新建高功率机柜的增量需求。同时,AIDC的负载波动更大,对智算中心的供配电系统和制冷系统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。

  4、IDC行业拐点将至,存量旧机房消耗叠加高功率新需求释放,有望开启新一轮周期。重视IDC产业机会,IDC运营商、IDC建设及算力设备相关链条厂商等有望获益。建议重点关注存量机房上架率高、新业务聚焦GPU算力相关的IDC企业。而在建设环节,IDC单千瓦建设成本中,制冷、柴发、UPS价值量较大,建议关注相关厂商业务弹性。而随着IDC的建成与上架,相关服务器、交换机以及配套产品环节都会同步受益整体需求的增长。

  国家高度重视数据中心行业发展,密集出台相关政策。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基础设施中的算力基础设施,是“新基建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20年至今,工信部、发改委等部门针对数据中心提出多项政策支持,例如《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、《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》等,从算力规模、区域部署、绿色节能等多个维度对我国数据中心行业提出发展要求。

  “东数西算”工程加速全国算力网络统筹建设。2021年5月,发改委、网信办、工信部、能源局联合印发了《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》,明确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,启动实施“东数西算”工程,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。22年2月,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,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正式全面启动,在“双碳”战略、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背景下,针对数据中心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。截至2023年底,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,其中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0EFLOPS。我们认为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是对我国数据中心行业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供给侧改革,实现了数据中心行业的“高效、有序、绿色”发展。

  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,截至2023年底,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810万架(按照单机柜2.5KW统计),较2022年增加158万架,同比增长24.2%。其中,大型以上机架规模达到633万架,占比达到78%。截至2023年底,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,其中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0EFLOPS,增速超过70%。2023年,我国数据中心行业收入达到2407亿元(不包含云计算业务收入,只计算机柜、带宽租用等),同比增长26.64%,近3年复合增速达到17.07%。

  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市场份额保持高速增长,2022年首次超越基础电信运营商,占据市场主导地位。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数据,2022年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市场份额约为51.68%,较2021年同期增长1.81pct;基础电信运营商总体占比约为48.32%,其中中国电信占比约为19.27%,中国移动占比约为14.70%,中国联通占比约为14.35%。近年来,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凭借资本实力和业务能力较强等优势,市场地位不断提升,市场份额持续扩大,已超过基础电信运营商市场占比。

  我国数据中心市场均存在一定供需和区域不平衡的问题,但已经出现明显缓解。2020年,疫情激发在线经济对于云计算的需求在短期内集中爆发,拉动了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,云厂商和IDC服务商对于机房投建的热情高涨,随后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出现明显下降,导致供给大于需求的行业格局。近年来市场对于数据中心的投建逐步回归理性,在云计算和AI算力需求提升的情况下,数据中心市场供需关系逐步恢复平衡。与此同时,出于业务布局和对网络延迟的要求,以往我国数据中心需求集中在以“京津冀”为主的华北、“长三角区域”为主的华东和“粤港澳大湾区”为主的华南地区,但该区域的数据中心供给面临土地和能耗的约束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全面启动后,算力资源的区域平衡加快实现。根据工信部数据,截至2023年底,“东数西算”干线条,骨干网互联带宽扩容到40T,全国算力枢纽节点时延20ms时延圈已经覆盖全国主要城市。

  根据沙利文的统计数据,国内数据中心整体的上架率从2019年的53%提升到2022年的58%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《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》,到2025年底,全国数据中心布局更加合理,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%。

  随着过去几年云计算业务的稳定增长和2023年开始的国内智算需求迅速爆发,当前能够满足CPU算力要求的有效机房已经得到明显消化,GPU算力的高功率要求将推升新机房订单下放。近期,三大运营商、云厂商、各行业相关软件/应用公司等相继宣布上线或部署DeepSeek,DeepSeek作为开源AI大模型,云厂商或应用厂商可以选择进行本地化或云端部署,预计将进一步拉动对于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。

  云计算曾是数据中心发展的主要驱动力,数据中心主要用于传统的数据存储、处理和管理任务。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对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深度学习出现之前,用于AI训练的算力增长大概每24个月翻一番,基本符合摩尔定律,进入大模型时代后,用于AI训练的算力大约每2个月翻一番,远远超越摩尔定律。作为算力的关键承载底座,数据中心需要为算法研发提供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、为产业应用提供足够的算力资源,加速向具备智能性、融合性、安全性、绿色性的智算中心演进。

  海外已经开始为AI发展而大规模新建数据中心机房。2025年1月,美国公布“星际之门”计划,旨在建立人工智能发展所需要的数据中心。2025年2月,法国计划建设1GW规模的人工智能专用数据中心,目前以上计划都在进行选址新建数据中心机房。

  我国智算中心建设适度超前。2024年10月,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《新型工业化》发文中提到,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资源是我国算力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,下一步将适度超前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,强化人工智能算力供给;同时构建更加完善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,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,筑牢数字经济安全屏障。截至2024年11月,我国目前不同建设阶段的智算中心项目已超过500个,其中投产运营的项目160个,开工在建项目超过200个。工信部《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》显示,2023年我国算力规模达到220EFLOPS,其中智能算力占25%,目标到2025年,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,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%。截至2024年6月,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,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。

  与普通数据中心相比,智算中心支撑的GPU服务器功率密度增大,为传统云计算准备的机柜功率无法很好的满足GPU算力的部署需求,同时随着GPU单卡功耗的不断的提高,对于机柜功率密度的要求也在随之增加,存在大量新建高功率机柜的增量需求。同时,AIDC的负载波动更大,对智算中心的供配电系统和制冷系统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。

  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为IDC建设和IT基础设施部署,IDC建设主要包括土建施工、供配电系统、制冷系统和电信运营等,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可靠的物理环境;IT基础设施部署主要包括服务器、网络设备、存储设备、安全设备的部署。产业链的中游环节则为IDC服务商、云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算力、运维等服务,下游则为各行业客户。

  从基础设施的部署顺序看,先是IDC建设交付(基建、机电、制冷),其次是光网络(光纤/连接器、交换机/光模块),最后为服务器/存储。但从业绩兑现的顺序来看,应该首先是IDC基建/机电/制冷,其次是光网络,然后是服务器/存储,最后是IDC运维租金。IDC(数据中心机房)从建设到交付至少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,需提前规划启动。

  Capex:供配电系统是资本开支的大头,占到总体资本开支的一半以上,制冷系统占比约为15-20%。

  Opex:水电及带宽是IDC运营成本中占比最高的部分,约占运营成本的50%-60%左右,其次为折旧摊销,占比30%左右。PUE=IDC总能耗/IT设备能耗,IDC总能耗包括IT设备能耗和制冷、配电等能耗,值大于1,越接近1表明非IT设备耗能越少,越节能。

  IDC行业拐点将至,存量旧机房消耗叠加高功率新需求释放,有望开启新一轮周期。重视IDC产业机会,IDC运营商、IDC建设及算力设备相关链条厂商等有望获益。建议着重关注存量机房上架率高、新业务聚焦GPU算力相关的IDC企业。而在建设环节,IDC单千瓦建设成本中,制冷、柴发、UPS等价值量较大,建议关注相关厂商业务弹性。而随着IDC的建成与上架,相关服务器、交换机以及配套产品环节都会同步受益整体需求的增长。

  国家节能政策变化风险。截至目前,正在交付及在建的数据中心设计PUE已降到1.3以下,部分已运营的数据中心实际PUE也已降到1.3以下。但最终PUE值尚需届时有关主管部门对PUE的监察检查或认定,任旧存在实际运行效果未能满足1.3以下的可能性,或者国家届时出台更加严格的节能政策,将会给公司带来相应的经营风险或经济损失。

  IDC项目建设交付进度没有到达预期。如果IDC项目建设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进度没有到达预期,则会造成项目交付延迟,对公司未来收入增长造成负面影响。

  市场竞争加剧。IDC机柜租金价格采用市场化方式确定,如果未来市场整体机柜投放数量增加,则会导致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出现,机柜租金价格下降,对公司收入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。

  市场需求没有到达预期。客户在机柜上架后向公司支付租金,如果未来客户自身业务发展状况不佳,则会导致客户的机柜上架进度较慢,进而导致公司业务收入增长放缓。

  阎贵成:中信建投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,北京大学学士、硕士,目前专注于5G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研究。近8年中国移动工作经验,近8年证券研究工作经验。系2019-2021年《新财富》、《水晶球》通信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,2017-2018年《新财富》、《水晶球》通信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。2021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通信行业第一名。

  刘永旭:中信建投证券通信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,南开大学学士、硕士,曾从事军工行业研究工作,2020年加入中信建投通信团队,主要研究云计算IDC、工业互联网、通信新能源、卫星应用、专网通信等方向。2020-2021年《新财富》、《水晶球》通信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团队成员。

  武超则: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兼国际业务部负责人,董事总经理,TMT行业首席分析师。新财富白金分析师,2013-2020年连续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通信行业第一名;2014-2020年连续七届水晶球最佳分析师通信行业第一名。专注于5G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领域研究。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、投资顾问与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。

  证券研究报告名称:《存量消耗与高功率需求释放叠加,IDC行业有望进入新周期》



上一篇: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周
下一篇:全国节能宣扬周
推荐新闻